听力障碍是中国最普遍的残疾。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3/1000,由于婴儿出生后语言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在日常生活和常规体检中很难发现听力障碍。
什么是新生儿听力筛查?
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出生后进行的特殊检查之一,目的是检测对新生儿构成严重健康风险的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。
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、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。它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展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,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。
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自然睡眠或休息状态下,利用耳声发射和脑干自动反应等电生理技术进行客观、快速、无创的检查,以早期发现一些新生儿的听力障碍。
第二,婴儿听力障碍的危害有哪些?
极度听障儿童由于缺乏听觉刺激和语言环境,在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阶段,即1至3岁之间,无法实现正常的语言习得,最终导致耳聋和哑巴。
简而言之,听力障碍会导致社会适应和学习能力受损,并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。
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重要性
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对预防耳聋和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在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婴儿,使他们在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之前得到科学的护理,确保语言发展不受影响,使孩子能够成功地融入社会。
四、如何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?
正常出生的新生儿-第一次筛查是在出生后24小时至出院时进行,未通过或错过筛查的新生儿应在42天内重新进行筛查。未能通过筛查者应在出生后3个月内转到青岛市的指定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。
新生儿重症监护室-在出院前对婴儿进行脑干自动反应的筛查,没有的婴儿直接转到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所。当正常出生的新生儿转入NICU时,即使最初的听力筛查是在母婴团聚时进行的,也应在出院前进行AABR筛查,并根据后一次筛查的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转诊。
具有听力损失风险因素的新生儿-即使经过筛查-也应至少每年随访一次,为期三年,如果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,应将其提交给听力障碍诊所。
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风险因素包括
1.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停留5天以上。
2.童年时有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家族史。
3.由巨细胞病毒、风疹病毒、疱疹病毒、梅毒或原生动物疾病弓形虫等引起的宫内感染。
4. 颅骨的形态畸形,包括耳廓和听道的畸形,唇腭裂等。
5.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
6、需要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。
7、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。
8、新生儿窒息。
9、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症。
10、体外膜氧合。
11.机械通风超过48小时。
12.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过耳毒性药物或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。
13.存在或怀疑存在与听力障碍相关的临床综合征或遗传性疾病。
生殖医学中心的医生想提醒您的是
一旦儿童被诊断出来,应根据医嘱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。特别是被诊断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婴儿,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应接受适当的干预治疗,并定期复查,以监测他们的心理发展,防止不良后果。
生殖医学中心
发布者:科学孕婴网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angchibbs.com/xinshenger/7798.html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
鄂ICP备2022002632号-1|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5767号|网站地图
声明: 本网站页面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上,不代表本站观点!关于所刊载信息的真实性,请用户自行辨别真伪,本站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若所刊载页面信息有侵权,请联系53858572@qq.com删除